ISO/TC 265 二氧化碳捕集、運輸和地質封存(CCS)技術委員會第三次全會及三個工作組第一次會議于2013年9月23日至25日在中國石油大學(北京)召開。本次會議共有來自中國、美國、加拿大、法國、英國、挪威、德國、日本、韓國、馬來西亞、澳大利亞等11個成員國和WRI(世界資源研究所)、GCCSI(世界碳捕集與碳儲存研究所)和IEA-GHG(IEA-GHG)等國際聯(lián)絡組織的100余名代表參加了會議,國家標準委組織中國代表團三十余人參加了本次全會和相關會議。會期共3天,其中ISO/TC265工作組會議1天,ISO/TC265全會2天。會議由中國石油大學(北京)和我院聯(lián)合承辦。
我院與加拿大共同承擔了ISO/TC 265聯(lián)合秘書處工作,由劉玫研究員擔任聯(lián)合秘書;同時承擔WG4(量化與驗證工作組)的秘書處工作,由陳健華副研究員擔任秘書,中國石油大學(北京)的彭勃教授擔任WG4召集人。我院陳亮副研究員、張建松博士、孫亮、吳麗麗、楊明全程參加了此次全會。
會議期間,各工作組就各自的NWIP(新工作項目提案)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討論,并確定了項目進展計劃和下次會議的相關信息。其中,WG4重點討論了NWIP提案 “碳捕獲、運輸與封存的量化和驗證方法、技術和程序”(Quantification and Verification Methodology, Technology and Program for CCS)的進展及各國意見,確定第一步盡快形成技術報告,進行試驗驗證,并最終形成國際標準。WG1(捕集工作組)將用兩年時間完成技術報告(TR)“二氧化碳捕集系統(tǒng)、技術和過程”(Carbon dioxide capture - Carbon dioxide capture systems, technologies and processes)的制定。WG5(共性問題工作組)則將對CCS術語制定國際標準。
全會重要決議包括,決定成立新的工作組WG6(CO2 storage through Enhanced Oil Recovery),由美國和挪威擔任聯(lián)合召集人,負責盡快提交關于EOR技術實現(xiàn)CO2儲存標準的NWIP;針對關鍵問題,決定成立一個特別工作組“邊界定義”,由WG2召集人(運輸工作組,德國)負責聯(lián)系工作組一、三、四、五、六召集人,牽頭相關內容的研究工作;成立戰(zhàn)略發(fā)展計劃特別工作組,對其進行調整,增加關于WG6的內容,中國專家將參與該工作組活動。下次全會將于2014年3月在德國柏林舉行。
上一篇: 企業(yè)發(fā)展七道分水嶺 下一篇: 國際服務標準化圓桌論壇在清華大學召開